放暑假以来,儿子时常闷在房间里玩游戏万银配资,让我这个老父亲忧心不已。
总担心他把这个暑假荒废掉,开学的时候掉队。
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,看过一项美国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,他们发现:
如果孩子暑假放纵颓废,新学期表现会大幅落后,这就是有名的“暑假退步”现象。
暑假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,我们不能太顺着孩子,要学会给孩子做好规划。
我问DeepSeek,如何给孩子规划好暑假的生活?
它给出七条建议,我们只要照着做,就能让孩子过一个充实、成长、有内容的暑假。
今年的高考作文因为难懂冲上了热搜。
很多阅读量低的孩子,看着作文题一头雾水,完全无法下笔。
随后的中考也是如此,中考的试卷开始呈现一种“半小说化”的趋势。
一个孩子的阅读水平,几乎决定了他的语文成绩。平时阅读少的孩子,根本读不懂题。
在这样大趋势之下,孩子必须大量阅读。
但是如今短视频横行,很多孩子一放假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。
在短视频的侵蚀下,孩子很容易患上“阅读困难症”,对长文字失去应有的理解力。
这个暑假,让娃放下手机,拿起书本,把阅读量补上,才能在将来的考试中赢得一席之地。
1. 消解功利性压力,不必非要读名著:
不要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任务,允许孩子自由选书,无论是漫画、小说还是科普读物都可以。我的阅读之路,就是从金庸小说开始的。孩子对图书有了兴趣,阅读量慢慢也就上去了。
2. 亲子互动,让孩子给家长讲故事:
鼓励孩子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,在分享中,孩子的归纳能力、理解能力、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升。
3. 家长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:
每天固定三十分钟用于阅读,不要孩子读书,家长却在刷手机。拥有好的榜样,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还可以亲子共读一本书,读后一起讨论。
这些年“暑假研学”一直非常流行。
很多机构带着孩子去各大高校、博物馆、研学基地溜达一圈,然后就要收几万块的学费。
很多家长觉得暑假不砸钱带孩子见世面,就输在了起跑线。宁可自己省吃俭用,也要花钱让娃去研学。
其实,一个孩子是不是见过世面,并不是看他去了多远的地方,花了多少钱研学。而是看他有没有产生新的感悟,启发新的思考。
只要帮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样性,开阔眼界,丰富灵魂,就是带娃见了世面。
1. 见天地:
大自然,是最丰富的百科全书,去看一草一木,一雨一露,一花一土,认识自然,走进自然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。
2. 见众生:
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。带孩子去菜市场看人间烟火,去参加饭局学习和不同人打交道,去地铁、人才市场看熙熙攘攘的人群。见得人越多,孩子的心智也就越成熟。
3. 见生命:
种一株植物,让孩子感受生命的发芽、生长、开花、结果、枯萎、死亡。养一只蚕,从蚕的一生,读懂人的生老病死。让孩子真实地感知生命的真实与脆弱,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。
说出来有些违背常识:运动,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人的大脑。
《运动改变大脑》中就提到:经常运动的人,既可以提高大脑的专注力,又能缓解人的焦虑和压力。
想要让孩子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,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孩子的运动量。
教育专家杨霞老师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度很差,课上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,杨霞老师没有给孩子报班万银配资,反而带着孩子去跑步爬山,时间长了孩子的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。
孩子平时在学校老是坐着,根本就没时间运动,正好趁暑假给孩子补回来。
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,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应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。
1. 循序渐进,制定分段式运动方案:
前期以散步为主,让肌肉慢慢适应;中期跑步、跳绳,慢慢提高运动强度;后期开始深蹲、俯卧撑等运动,提升力量。每天坚持,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。
2. 多样化锻炼:
孩子专注力不强,可以多打乒乓球,压力较大,可以多打篮球。暑假气温较高时,可以选择室内游泳、水上项目等。气温不高的时候,则可以选择户外跑步、散步等运动。用多样化的运动,激发孩子的兴趣。
3. 用社交来督促孩子运动:
可以让孩子加入一些运动俱乐部或与同学组队锻炼,群体中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运动积极性。
我记得,我升高中的那个暑假疯玩了俩月。
因为中考考得好,有点忘乎所以了,所以一个暑假也没咋读书,一直在看小说,看电视。
等上了高中之后,一下子发现自己跟不上了。
花了很久的时间,才把课程补回来。
DeepSeek认为暑假是孩子突破学习瓶颈、重塑知识结构的黄金期。
要制定一整套的“弯道超车”策略,才能帮助孩子巩固、提升。
1. 精准定位起点,定制专属方案:
帮助孩子整理错题集,了解孩子的弱势点,加强巩固;同时发现孩子的优势科目,深化兴趣培养,构建学科优势。
2. 科学计划制定:
兼顾节奏与弹性,避免饱和式学习。比如: 25分钟专注学习+5分钟休息,每4轮延长休息至20分钟;每周日评估完成率,达标80%以上可奖励自由活动一天。
3. 监督与调整:
制作暑期学习打卡墙,完成每日任务贴星,集满20颗兑换心愿奖励,增强成就感。超前完成任务可储蓄自由时间,用于兴趣探索。
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。
家务一般都是家长全包了。
你指使他干点活,要么不情不愿,要么就是讨价还价。
朋友家有个孩子,已经十岁了,还享受着妈妈的喂饭服务,甚至早上还要让妈妈帮着穿衣服。
爸妈要“懒”一点,让孩子勤快点。
在孩子小的时候,一定要让他们多做家务,多动手。
他们在劳动中可以体会到成就感,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。
而且科学证明,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,因为整理位置、空间次序等原因,还能提升认知能力。
家务看似微小,实则是孩子从“学会知识”到“学会生活”的桥梁。
让孩子承担部分家务,收获的不仅是整洁的房间,更是一个有温度、有韧性、懂担当的生命。
1. 循序渐进:
小孩子可以从玩具归位开始锻炼,慢慢让他摆餐具、叠衣服、扔垃圾;孩子十岁左右,开始锻炼他自己洗衣服、洗碗;十岁以后,可以让孩子采购菜品、日用品,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。
2. 以身作则:
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,要共同劳动,营造“劳动光荣”的家庭氛围,还要提供工具和指导,降低孩子的操作难度。家长和孩子一起打造干净、温馨的家庭环境。
3. 提供正反馈:
孩子做家务之后,给予适当的奖励、夸赞,激发孩子的价值感;同时,不要把劳动当成惩罚,这样容易让孩子抵触劳动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则新闻:
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,北京的中小学把AI课列为必修课。
要求小学生要感知AI,初中生要理解AI,高中生要创造AI。
可以说对AI的学习和理解,是未来所有家长和孩子都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。
而且今年随着DeepSeek与Manus的爆火,也让所有人认识到了AI的威力。
AI一定会深刻改变人类与社会,未来大部分的职业会与AI深度捆绑。
作为家长,一定要懂得未雨绸缪,提前让孩子接触AI,理解AI,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与AI共舞。
1. 感知AI:
让孩子学会操作智能家具、智能对话软件,让孩子对AI有一个基本的认识,能够正确使用AI。
2. 理解AI:
学习AI的基本概念,理解编程思维和数据思维,有条件的可以开始接触、学习编程。
3. 创造AI:
找一些简单的项目,培养孩子用AI解决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最近晚上在小区遛弯,楼下有很多小孩在“摆摊”。
男生一般是些卡片、小汽车,女生一般是一些娃娃、首饰。
有的卖,有的买,弄得还有模有样的。
这种趣味性的活动,其实是锻炼孩子财商的重要方式。
现在很多孩子对钱没有概念,只知道买东西拿微信、支付宝一扫就可以了。
以至于产生了不少“天价消费”的闹剧。
趁着这个暑假,培养孩子的财商,让孩子认知金钱、了解金钱、管理金钱。
这个社会,成年人每时每刻都在和钱打交道,让孩子懂钱,才是孩子成长和独立的开始。
1. 认识金钱:
带着孩子去逛超市,引导孩子了解商品的价格,或者让孩子去“摆摊”,在买卖中,对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。
2. 理解价值:
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社会实践,比如跑一小时外卖、打一小时零工,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凭空出现的,背后凝结的是劳动价值。
3. 管理金钱:
尝试让孩子管理家庭一周的支出,事后复盘,查缺补漏,锻炼孩子统筹规划的能力。让孩子从小驾驭金钱,未来方能不被金钱奴役。
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:
“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大同小异,两三个月的暑假才是他们成长与蜕变的关键,也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分水岭。”
孩子在学校时考验的是老师,暑假考验的则是家长。
家长对孩子暑假的态度里,藏着父母的格局,也藏着孩子的进阶之路。
跟着DeepSeek的这七条建议,做好规划,帮孩子度过一个既丰富又充实的暑假,相信孩子定能越来越优秀。
美港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